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Oct 2021
其实有的时候还蛮讨厌的,我总是跟同事说我不想做数学,数学实在太难了,我到底图什么,但其实我每次教同事、教学生数学的时候都很陶醉。这就像有人总是说哎呀我真没那么喜欢他但却三句话不离他一样。一直以来我很多次想摆脱它,甚至想转行搞钱,但这个身份就在我身上,如影随形,剥不下来。
心理治疗师有和我讲过,要不要去想想从事别的工作?不用真的去做,只是去想。但我连想象可能都做不到,纵使我知道我非常聪明也非常努力,足以胜任任何工作在,但那道阴影就是横亘其中。如果哪天我被告知只能活五年,因为五年是不够做任何数学研究的,这时候我才会真正去思考,我或许还能做点别人。
刚和家里人通话。怎么说呢,虽然自己在世界的另一边做另一个世界的工作,但是故土的沉重引力还是有点让我难过。以前我还听说有老师在那个年代放牛时坐在牛背上读数学,在草纸上做演算。嘛,地理的藩篱总是阻挡不住思想的自发跃迁,纵使这种跃迁会带起一片疼痛的火焰。
今晚去外面吃饭的时候竟然在想自己每天做不出什么工作配吃这顿饭吗???
我好像只有在给别人讲数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喜欢数学的,刚刚有个小学弟在学数理逻辑,我给他讲了讲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证明,讲完觉得好有意思。似乎我只能在别人的眼睛里才能看到自己。
刚刚小学弟又让我给他讲了讲什么是流形以及什么是庞加莱猜想,我感觉自己像是传教的。。
咨询师问我明明你在客观水平上已经很厉害了,为什么还这么自卑。我说虽然大家都跟我讲我水平高,但我觉得这都是场面话。即使他们说我考试随便考满分,问的问题我都会,读论文速度是他们的几倍,我自个儿心里知道自己什么水平,我就是个骗子,胡乱指点,歪打正着而已,纯粹是个名词党。
不晓得是不是亚洲式教育给我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心里陋习,让我对暴露自己不足的地方感到惶恐和羞耻。即使我的理性明白,作为科研工作者,没人在乎你读了什么、有什么不会,大家只在乎你做了什么,贡献了哪些定理和思路;但我在情感上一直觉得要谨言慎行千万不能暴露了自己是个傻缺骗子的事实。
自己要学的东西有点看腻了,想业余花点时间大致浏览一下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或许到时候又会多写很多感叹句。我就是那种到了长城憋半天只会说长城可真他妈长啊的那种人。
看到同期往工业界发展的人动辄近万刀的实习工资,再看看我们系每天就知道抢免费 pizza 和咖啡,破防了。
今天小崽子们要期中考了,超喜欢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眉头紧锁不知所措的样子(((
我在学院里学数学已经太久了都感受不到激情了,现在看到有许多学院外的人非常努力而又富有热情地学习数学真得很受鼓舞。我也要再加把劲才行,只有坚持穿过漫长的无聊才能深深着迷。
上次听报告第一次看到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这个名字愣了好久,什么中国中心化子正规学校,心想这么 Lie group 的名字是什么新开发的数学梗吗?上网一查,嗷,华中师范大学。
每次虽然见导师前都极度紧张,但是见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因为能学到很多东西。几何这个学科,虽然要准确表达并证明命题需要繁琐的符号,但是其内核想法并不困难。如果只是自己找文章读很容易陷入符号堆叠的汪洋大海。有些知识和想法真得是靠交流传播而不是靠文章传播。
求知欲和对确定、整齐、美观的原理的追求可能都算是人的原始欲望。
一想到这里我就更气了,世间有这么多美妙动人的知识,可我成天焦虑这焦虑那的每天活在痛苦之中,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昨天算到一点钟就觉得大脑变重,以前熬夜做题家常便饭,现在感觉体力已经跟不上,我怎么老的这么快,我也才二十五啊,好难过。
改卷子被气笑,一个个神仙下凡错的千奇百怪富有创造力。这或许就是劳动人民朴实的创造力(
已经笑不出来了。。完全改不动。。
近况:一边忙的要死一边疯狂划水。忙到周末不敢出去玩,水到每个几十分钟就要上网摸会儿鱼。
也不用管你做出来的东西有没有什么用,我们可以指责一个结论不漂亮的,但不能指责它没用,因为我们整个学科在行外人看来都是没用的。
写 paper 一晃神凌晨三点了,躺下后睡得也不太踏实,起来以后就坐到了电脑前打开 TexStudio,过了一会才发现没吃早午饭QwQ。自己正逐渐羽化。
今日LaTeX: 10小时。
消耗:两杯咖啡,两个温泉蛋,三片烤面包,一盒 salad。
您好,先生,只要客人有意向,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几篇 paper,无论什么格式,都能上门服务,我是自动 LaTeX 码字人偶(
我不太行了,我真得太笨了。我为什么就是想不出来。我猜的命题要么复杂到没法证要么就是错的。
每次都是这样,几十次了,明明每次看起来都很有希望,花大力气算废近千页草稿纸最后发现总是在某一步上过不去,明明两头都走通了。这一年一年的,人老珠黄,错的还是错的。
写文章压力好大,之前做过很多推导基本觉得正确的东西写下来的时候总发现在很微妙的地方有错误,特别是我做的这类没有计算能支持的数学。虽然不是根本性的错误,但是进一退十的写法真得无语,今天工作了十四个小时,推翻了之前一周的工作。
唉,刚刚想着想着就不争气地哭了,现在稍微好受点了。我对自己生气到无以复加的时候就会哭,好像在求自己已经够委屈了别再骂了。我真得对环境很满意,没有任何能让我指责的东西,所以我也是真得只能生自己的气。但我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我缺乏天赋,缺乏热情,缺乏肯定,也体会不到快乐,我好不甘心。
……
我又拿出草稿纸和钢笔工作了。成年人就是这样的,承受压力,受不住了就崩溃一小会儿,掉两滴眼泪,吃顿热饭,想想接下来怎么办,然后马不停蹄地继续工作。
真正的摆烂就是把不会的问题丢给导师,嘻嘻。
……
我今天跟导师摊牌了,我说什么都不会,他说大家都一样。。。
我竟然打 paper 能坐八个小时动都不动一下,怎么跟个王八一样。
但凡我有一点脑子我也不至于一点脑子都没有。气死我了。
报复性熬夜彻底展示了人类大脑进化水平堪忧。
今晚非常焦虑,研究根本做不出来,但就要跟导师汇报了,焦虑地翻出了以前学过的代数几何教材刷了一晚上习题,烦躁。
吃完晚饭又开始焦虑,根本不想做数学,就完整地听了一遍 Janáček 的 Sinfonietta,开场一通鼓把我敲散了,现在人已出仓,魂归布拉格,感觉良好,甚至有余裕遥想神圣罗马帝国。学习,学个屁。
听完雅纳切克听肖斯塔科维奇,听完肖十肖五就听马勒,马九马六,什么都听,就是不学习!我审美最活跃的时候就正好是我最焦虑的时候,我知识增加最快的时候就正好是我最不想学习的时候。简直是二律背反了。。
我不太会真心劝退。我觉得判断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数学研究的唯一标准就是热情。热情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擅长数学才可能培养自信;同理,如果经过漫长的失败发现热情已燃烧殆尽、惯性被拖垮,就该考虑是否转行了。至于聪明、天赋、努力、运气之类的,强求不来,至少能走到今天的博士生应该都到了及格线。
听一个法国数学家的录播报告,虽然讲的是英语,但是我听不太明白,于是想打开 Youtube 的自动生成字幕比对着看看,结果一点开:法语(自动生成),笑死,识别器比我还笨(虽然这也不是什么自豪的点就是了)。
每日心理活动如过山车:Eureka!是错的。Eureka!又错了。Eureka!你能对哪怕一次吗?反正现在总结出经验:梦里梦到的做法,吃饭、洗澡时想出的方法,深夜睡前躺床上想出的方法基本就没有对的。
前几年在办公室基本每天都工作到十二点一点才回去,主要是因为回去也不知道干什么,没娱乐,又寂寞。疫情后居家办公,作息就更离谱了,等工作到凌晨,大脑已经转不动了,又不想睡觉,就开始打 LaTeX 整理笔记,直到困到点头为止才爬床上睡觉。虽然确实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数学,但好像自己也没怎么成长。
Nov 2021
太晚了就没出门。听着我很喜欢的 Ma vlast: Vltava,想象自己走在伏尔塔瓦河畔,宽广的河水绕过庄严的古堡,金色的落日将我照得通透,远空澄澈,只要想着这场景浑身就暖洋洋的。刚才的兴奋也随音乐进入更深更辽阔的内心。数学与交响乐都有结构性的美感。
从一个观点看一个引理会觉得很难而且抓不到点,从另一个观点看就会显得非常显然。这就是数学的魅力吧。我们应该训练自己找到正确的直观,沟通万事万物的联系。
刚刚有学生来我办公室里要分,说着说着就哭了,哭得我也很伤心。现在的学生压力这么大的吗。
数学可人和恼人的点在一处是统一的:无懈可击的确定性。这种级别的确定性使它具有坚不可摧的凛然美感,但同时这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唯一世界也给我们极大的挑战:纵使我们拥有充沛的想象力与高超的技术力,却未必能发现真相。到底是南辕北辙,还是柳暗花明,在足够的努力下,还是要交给运气和天赋了。
看着一大串的 reading list,想到自己还没写完的文章,好难,我一个人不太够用,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也不够。知识是甘泉,知识是毒药。
我感觉数学系工作强度普遍都好高,我和许多同学、老师无论谈什么话题都有这种感觉:大家平常聊天聊得开心,每次聊完数学聊八卦,并不是因为无所事事,而实在是聊天的机会太少,聊完大家各回各家继续自己的工作,就像我每次和别人聚餐回去后还是会工作到晚十二点。我以前以为就我这样,原来是普遍现象。
我觉得我的一个证明能导出一对矛盾,肯定哪里有问题,于是今天想了一整天,终于想明白问题出在一个很微妙的点上,微妙得就好像豌豆公主二十层床垫下放得是大豆而不是豌豆。Anyway,今天也算学有所成了。
有个把月没休息了,于是就给自己放了两天假。先是在雨天断断续续睡了一整天,第二天去湖边发呆、咖啡馆坐坐、沿着大街小巷走走,看到大家正准备圣诞采购,身在异乡我一直是外人,生活在灯火的阴影下。傍晚自己做火锅慢吞吞吃了三四个小时,直到脑袋空空,想不明白的都让它在一鼎水汽中散了。有点想家。
继续工作吧。虽然辛苦是辛苦了点,但是至少我们是为自己工作,没有甲方,没有老板,读博时也暂时没有什么绩效考核,没什么生存压力。只需要去享受知识带来的愉悦,同时也要承受知识带来的负担。我以前的导师和我说过,兴趣和责任、智力与体力全都是做数学所必需的,现在越来越能理解这句话了。
我记得以前和我导讨论问题,嫌自己笨得离谱。不过虽然我们确实比不上那些大数学家,但是还可以安慰自己说,自己的工资和他们是一样的,生活水平上没什么差别,反正领了工资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世界上有趣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但聪明人相对来说还很少,不至于说没法生存。
我现在已经学会在抑郁降临时强行吊着一口气工作,用思考比较低技术含量的问题让思维流动起来,把自己心中的低气压和脑里的雾气短暂地压制住。但是无论如何结束工作后还是会一阵阵地心慌,所以只能一直工作到睡觉。这就是命吧。
后天感恩节,今天考 quiz 一堆人发邮件跟我请假说生病了能不能下次补考。哈哈哈,你们怎么都赶在同一个时间生病。都是过来人,这点小把戏还骗我(
我感觉自己从小到大都很幸运,没有遇到对我有偏见的老师,大家都兢兢业业,所有熟识的老师都真正担当的起「老师」这个称号。之前去北师玩的时候看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时真得很感慨,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人民教师。
最近和来 office hour 的学生聊天,发现他们普遍对自己初高中基本什么都没学感到不满,课改越来越简单、浮于表面暂且不说,他们好像忘了教一个很基本的常识:即使我们尝试把课程讲得简单,但学会一个东西是要付出努力、付出时间的。不让所有学生感到压力的教育我很怀疑它是否真得是教育,还是卖课。
听完报告翻开以前写下的计算和笔记不由感慨,以前我学了这么多困难的东西吗?怎么回事?这些理论我现在看着都觉得很难不想轻易碰它,不想再走一遍繁琐的细节,人脑真是用进废退。不过现在做的东西有着另一个方面的困难就是了。我显然高估了我短时间内能做完的事,但同时远低估了我长时间能做成的事。
感觉才读两三年研究生,心态已经不像本科那样纯粹了。现在看到真正的天才数学家的演出,除了像以前一样由衷地欣赏以外,还会非常羡慕和自卑,觉得他们做的才是真正的数学,而我手头的工作根本不值得发表。见过真正的高山就完全没了任何信心。我真得看到了人类的参差。
思考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感觉一天眨眼就过去了。虽说如此,工作也并没有推进多少,似乎思考的时候人脑是在另一个次元,周遭时间都被黑洞吸进去了,真奇怪。
Dec 2021
今天那个高中学弟又来了,问了点代数,然后我从 Jordan normal form 讲到了算子的几何表示讲到了物理里的典型群讲到李群讲到齐性空间讲到李代数和半单李群分类,然后讲了讲同调环结构和庞加莱对偶,又讲了一个半小时。其实讲这些初等数学真挺有意思的,回味无穷,只有真正的经典才会放到一般的数学课里。
我们看起来许多十分平凡的数学结构其实在一起交织成一张大网,拓扑、分析、几何、代数、表示论从不同的侧面穿插交互,统一、优雅、深刻。自己做数学做得太琐碎了,经常一叶障目,如果时常这样抽出身来回望过去学过的东西,真得不禁感叹一声数学真好啊。
数学倦怠期有两种方法度过:一是读大师写的 survey 和历史,可以看到我们平凡琐碎的点点滴滴如何积累出多少波澜壮阔的历史;二是给其它专业的人或者低年级的人讲数学,那些简单动人的东西无论何时都不会过时。
讨厌现代社会,资讯这么多,看不过来。一方面,它让人误以为自己能做很多东西,但其实相比之下我什么都做不了一两年也想不明白一个简单的问题;另一方面,它也让人误以为厉害的人很多,其实每十年全世界就那么几个,但是他们的声音却占据了整个领域。焦虑+不安+自卑的多重打击,鞭策人不进则退。
到了学期末终于可以帅气地跟学生讲:虽然时间有限我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没能教给你们,但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你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微积分,常微分,多变元,线性代数这些古典数学,你们也终于能收到数学国度的正式入场邀请,一瞥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数学发展。恭喜你们,欢迎来到新世界。
有的时候想想也挺奇怪的,不知怎么就上了这条贼船,照理来说我水平挺次的,不应该跟这么多有野心的天才坐同一条船。但莫名其妙地就过了很多槛,混成了他们中的一员,现在每天为自己垫底的水平而苦恼。每天看前辈们的作品,我都在想“这我能做出来的吗?我天这技术力好恐怖!啊这也行?”之类的。
现在的我是一个没有人格的自动复读 bot,在别人跟我讲话时随机复读且只复读以下几句:
“哇你好厉害。”“嗯嗯。”“好的。”
“教教我。”“这我也不会,你问问XX?”
太震撼了,三次方程算错根也就算了,这个学生三次方程算出五个根是几个意思?
我以前尝试给中学生做过科普,但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知识背景,选题非常有限,譬如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群与对称、无穷与大基数、黎曼函数、三等分角、椭圆曲线与密钥,而且精髓之处往往难以脱离具体的数学陈述来解释。数学科普到黎曼以后就很难了。所以我也很佩服那些还在尝试科普近代数学的人。
以前去参加报告发现那些同龄人一直在讲一些很 fancy 的数学听得我云里雾里,后来自己回家仔细学了以后发现他们说的都是错的。
外行看内行很难判断一些事情。譬如我看那些画画的作曲的做出技术力这么充沛的作品非常惊讶,我觉得我这辈子可能都做不出来,但对他们来说可能不难。同样的我看别的数学领域的论文会觉得这种东西我根本做不来,但有次我发现他们人看我们也是这样的。这种经过漫长时间沉淀下来的技术壁垒有时让人畏惧。
帮忙改代数拓扑的习题,想着如果做研究也能这么简单就好了。而且这明明才是几年前学的东西现在看来都已恍若隔世,当时觉得怪怪的东西,现在早就用得跟加减乘除一样熟。代数几何也是,都想不出来当时为什么学不懂这么自然的东西(当然我学了三四遍)。
本来还挺抑郁的,同事跟我讲了讲他最近讲报告被挂黑板的惨状,想到我不久就要讲报告了但也没怎么准备好,一下就心慌焦虑了。虽然很想留出时间消化情绪,但是又有事情必须要做,心绪一团乱麻地往前走,一步三回头。谁知道这种机器什么时候会散架呢。如果自己还是大学生可能还能撒娇摆烂吧。唉。
学生答卷答错的最高程度就是让我们这些教课的怀疑自己教课时是不是教错了。。
Jan 2022
我觉得各个领域用的数学都蛮神奇的,给做化学的讲过群表示论,给做密码学的讲过椭圆曲线,给做物理学的讲过李群李代数,给做超弦理论的讲过代数几何和层论,给做理论计算机的讲过代数拓扑和范畴论。当然我从他们那里也学到了不少神奇的知识,不过很多我都还没能消化。
好烦,我一旦有压力就开始摆烂,这几天都是玩塞尔达玩过去的。我发现很多人都是ddl战士,但是我平常都很正常效率都很高,但是一到ddl就什么都做不了,心理素质太差了。。。
收到这学期学生给的教学评价,还是很不错,开心,顺带收录学生的一条彩虹屁:“Easily the best Math TA I have ever had.”
我每天都对自己弱智一般的数学能力感到羞愧,我为什么这么菜啊。我懂了,我就是给同事们增加自信的!
“Young man, in mathematics you don’t understand things. You just get used to them” von Neumann
感觉阻碍美国大学新生学习微积分的不是新概念,我们有能力把本质讲得很透彻。阻碍他们的其实是初中该学的常规代数变换,导数在他们眼里没有数学意义,他们不会算,只能背表,还老背错。理解是建立在熟练上的,用的多了自然就会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一步落下、步步落下。
我反对的是矫枉过正的行为。我们在教育时需要上心的,是如何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并且让他们理解以及熟练使用,而不是说因为他们理解有困难所以就把这些内容删了。如果是后者,我觉得和过度溺爱学生是一样的,而且学生未来绝对会怪你当时什么都没教(我现在的学生就这样,觉得自己初高中什么都没学。)
昨晚没睡好,被自己菜醒了,我梦见我导师跟我讲,这么久过去了你才做出这么点东西?然后今天竟然出乎意料的不伤感了,也不敢抑郁了,马上就爬起来工作。
我做的这个东西恶心程度就像是一个对对称有着强迫症的人看到两个相邻的台子高度差一纳米但是怎么也磨不到两边完全齐平,气死我了!
我完了,我出 bug 了。奇怪。太奇怪了。这个世界的符号系统有点扭曲。
陷入悖论X:有趣的工作做不动,做得动的部分都很无聊。
唉,本来挺郁闷的,工作了一会,弄懂了一点东西,心情好点了。我又觉得自己这么拖延没什么意义,有不受打扰的时间可以学习,也没太大压力,这本来应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没空的时候想尽办法挤出时间学习,有空的时候却在逃避学习,看来自己脑子总归有点病。
很简单的道理:每天先工作满八小时,然后再考虑要不要继续工作还是接着玩;工作不需要有仪式感,只要有“必须要做,不做不行”的认知就行。
我觉得自由职业者就很容易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本末倒置。
Feb 2022
在自己做问题的时候,写下可能正确的问题和思路和写下真正正确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写前者时总战战兢兢,觉得这么长的逻辑链可能哪儿会出错;但后者只要写出来,就知道它是对的。可能区别就在于这个思路本身是否足够“自然”。就像一座野山里如果有条好走的路,那登山客就觉得这里本就应该有这条路。
今天从同事那里学了一句话,“他们说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他们怎么说关我们什么事,我们又不靠他们吃饭。”
刚刚又一个同事跟我讲他被导师劝退了,已经好几天没睡觉了,想退学,我本来心情还行的但听他讲着讲着就想到了自己的不堪,尽管我已经尽力尝试忘掉它了,我这么个心理残疾该怎么安慰别人,最后只能回一句“俺也一样”,然后大家一起沉默,我感觉自己跟个谐星一样。
今天吃饭的时候打听到一位非常厉害的学长读完一期博后就搞钱去了,大家都唏嘘不已。不知道是不是他对自己要求太高,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转行了。可能对于他来说彻底离开学术界也是一种解脱吧。兔死狐悲啊,我这种菜狗又能做到什么时候呢。
一位对自己有高要求的学者在做出好的结果时会开心吗?可能只会开心一会儿,随之而来的又是漫长的压力和不满。我感觉这里有点矛盾,如果 TA 总是满足于自己的工作,那么 TA 很有可能做不出什么好工作,但是如果TA总是不满足于自己的工作,那 TA 就会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
创造力是一种才能,好的心性也是。虽然电影和媒体经常把天才渲染得好像多古怪似的,但相当多非常有建树的数学家其实都很谦和幽默,很乐意帮助学生,数学直觉和创造力都很恐怖,自身也很享受工作。我的能力是跟不上了,只希望自己能把心性磨得更温和一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破问题,感觉很简单,又感觉很不简单,我都不知道到底简不简单。到底是我定义没理解明白还是说它就本来就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气死了,都告诉自己不要想了,可是还在想,还在草稿纸上写写划划,我这种不受控制的强迫行为迟早得把自己弄出病来
服了,我为什么改个卷子都会替他们尴尬,我尬点就这么低吗(
有的时候我感觉教育是真得慢,老师只能一点点教,学生只能一点点学,学个半年三百多年前的微积分都学不懂。但必须的过程又不能省略,毕竟人的学习有一个过程曲线,这是客观事实。真希望哪天有个脑机接口导入一整套知识体系,这样大家就都能基于这些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创造力做一些自己的工作了(
我服了,有学生今天发了很长的邮件跟我讲我扣了他一分严重影响了他的分数,打击了他对数学的热情,他还是数学专业的,简直笑死我。我都不知道我该不该骂回去。因为这人给我的感觉跟幼稚园小朋友一样的,骂回去好像都没什么用。
每天都有新发现,以前以为适用范围有限的性质,查了查发现好像能直接推广到非常一般的情形,一下从农耕时代进入到了铁器时代(
终于我的数学水平也到了今天:
几个经常跑来问问题的博一新生和我讲“你怎么什么都会啊?”
嘻嘻。
赞同罗素的说法:教育是富有想象力的传授知识。最好的教学体验需要有最好的老师加上最好的学生,良好的互动关系会让师生双方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多学习过程是需要有触发点的,譬如老师的热情、随时调整的讲课节奏、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交流的课堂氛围等等,这些录屏课程很难提供。
当做到某一步想使用某理论(必要时对理论放宽条件做推广)的时候,查到又是那几个数学家,甚至从 ringed topoi 的广度开始写的时候,我的内心:人类能做的你们都一步到位全部做完了是吧……
试了好几周好几个方法最后都绕到一个等价的问题上。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几个大作者没往下做了,可能不是因为懒,而是他们真做不出来。尝试推广大佬的工作必须得尝试从他们都不熟悉的技术和角度思考。毕竟他们已经这么聪明了,至少比我聪明几十倍,而且基本不会有说有简单的方法但他们没看出来的情况。
大进展:在迂回几十页无果后发现我写的第一行往下再一步就做出来了。回顾自己的笔记发现自己真得十足的搞笑角色。
睁眼起来后就在想昨晚没做完的数学问题到现在两三点了突然想起来自己没吃早饭。难受。做这个怎么跟吸毒一样的。
为什么要考试呢?不用考试就不用改卷了啊。
师生为什么要互相折磨呢(
(改卷改到想quit)
求求广大学子答卷如果要犯错也尽量犯点人类的错误,如果真得不会写就不要强答了,我还得花时间从一大堆错误的式子里揣测答卷者当时的思路,从中尽量找到给分点,这样很费眼睛和可乐的。
今天吃完晚饭本来想休息的,但是看了一眼钟,才七点,想着昨天 paper 里有几行稍微补一下花不了几分钟,结果五个小时过去了,就离谱……
Mar 2022
我克服困难的方法:遇山开山,遇海填海,遇到困难,正面冲击!
我的本质职业:战斗法师、力量型数学民工。
听报告快听睡去了,我发现我听数学课永远都听不进去,从小就听不进去。有的时候觉得讲的太简单,有的时候觉得怎么重点一笔带过了。我还是适合自己读文章然后不懂的去问下。
业余爱好者的学习热情许多时候真得让我汗颜,看着他们我时常觉得自己应该更认真一点、更热忱一点。同时我也会隐隐觉得自己可能有点阴差阳错地进了这行,怀疑自己的热情是否能让自己走得很远。我甚至都有点嫉妒他们心中怀有的对数学王国的隐秘的浪漫向往。
有篇微信文章『闯入数学王国的城管、医生和小镇做题家』讲的是阿里巴巴的数学竞赛,面向社会的一个数学大赛,题目比较初等、谁都能看得懂,但是很难,十足的竞赛风格。获奖奖金蛮高的,一开始我也想参加挣点外快,但是我问了问那些拿过冬令营金牌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他们很多也要参加,我觉得自己竞赛既然做不过别人,也对做题没什么兴趣,就不浪费时间了。果然最后看获奖名单也是这些人。我之前竞赛考砸过,对竞赛一直喜欢不起来,和别人讨论怎么巧妙地做题也一直没什么兴致。最后我选的数学flavor也是完全和竞赛背道而驰的那种flavor,不像组合学那种需要巧劲。
不过这个数学竞赛也吸引了许多行外人来参加。看了这篇文章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都在业余时间里对数学有热忱,就算有的时候方向有些错误(毕竟他们没有人指导),但是他们谦逊、好学,这是作为学生最优秀的品质之一。工作感到疲乏的时候,看看他们的努力,我觉得自己还应该继续做下去。虽然有的科班生或者有些社会人士可能觉得他们有点傻,但在我看来,他们的执拗也在鼓励着许多人,也在鼓励着我。
另外关于对数学感到懈怠,这么多年下来我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譬如在这种时候有两件事可以做,一个是看一些大师们写的survey,看看历史的发展,个人的工作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历史的进程却将无数微不足道的东西以一种巧妙的方式链接了起来;另外一个就是教热爱数学的人一些知识,在教别人的过程中能时常回想去当时学习的快乐来。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工作强度太大了,今天见导师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提不起注意力,他每说几句话我的思维就开始飘(不知道在他看起来我是不是眼神涣散),要花点力气才能拽回来,没过几句话又开始飘,基本上我就没能怎么说话。今晚好好不工作了,好好休息一晚,早点睡。
这几天大概看了下这一两年来 arxiv 上相关的十几篇文章,这个 generalization 的大拼图就快被拼完了,好像只剩我手里在写的最后一块,我得抓紧写,毕竟只要把握要领任何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人都写得出来。我这里有一些他们过不来的技术门槛,但指不定他们那天就发现这技术只是看着吓人,其实是纸老虎。
我有点点焦虑了。。。
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或许和职业数学家相比我最缺乏的素质是冷静。我很早就知道他们远比我聪明和用功,但是我仍旧一再为自己的无能而烦恼,这种烦恼让我无法冷静下来处理自己的工作。我现在觉得能一直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工作的人很帅,无论做什么。虽然我也应该是有这能力的,可是我却丢掉了。开始患得患失,开始自叹自怜。
我也想变成没有感情的杀手.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