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的,我正在装填我的社会学书单,然后这位社会学答主(看行文就知道是专业人士)一语点醒。社会学是一门经验学科,是在书斋和田野中反复的学科。没有什么书是必读的,带着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找书看才是社会学真正适合的入门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乱搜,我打算把人类学而非社会学作为我学习社科的切入点。主要是我刚刚发现其实相比于理论化的社会建构,我对建构社会的人更感兴趣。我希望参与社会活动,但并不是以那种激烈的形式,我更喜欢选择一个漫长的时间尺度,这可能和性格有关,也可能和我的工作有关,总之我很少认为自己是生活在这段历史里的人,我的生活中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充斥着距离感。
我对民族志十分感兴趣,看介绍外国的书籍也会优先选择看民族志。每到一个地方旅游,我也常去图书馆的时候也会翻一翻当地的地方志,看看这个城市的历史沿革。我很喜欢那种非常真实的互动,站在踏实的土地上,沐浴着当地的阳光,我喜欢那种听到别人的感觉。我很喜欢面对面地倾听,理解别人比理解我自己可能更让我开心一点。我一直觉得我自身的复杂性其实是现代化所赋予的,我自己把它发展到了一个很难解开的地步,如果要摆脱它,要做的就是完全的破,要去理解其他人是怎么生活的,然后才能建立对自己更完善的认知。
之前听到项飙老师在一个访谈里提到,现在所谓世界公民的含义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现在人只想着吸收发达主义国家的经验、与他们看齐、变成和他们一样拥有某种艺术素质的人,要懂科学、要懂得什么歌剧好听、什么古典乐深刻,如此云云、或多或少的成为庞大的资本主义的理性机器里的一分子;但是以往的世界公民拥有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素质,他们天然地反对权威、反对单一文化,他们更像田野调查的学者,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分析,到一个地方,他们要能分析土壤、天气,要能理解语言、探求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和世界上最广义的人群建立联系,特别是那些不曾出现在主流媒体的群体、不出现在资本主义中心的群体、与现代性最遥远的群体,譬如广大的亚非拉的半现代化国家的人,要把自己想象成这些人,与他们对话,忘记掉自己,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不同的文化现象,理解他们的诗意和困惑,从而反过来认识自身、认识现代性、认识当下的困境。
另外我在乱搜的时候看到有一个人类学答主这样的一段话,这更是给了我一个学习人类学的理由:
这个学科,总是站在恰到好处的位置,不远不近,中立但不上帝视角地观察着周围。既有试图做到全面和客观(虽然不可能)的分析,又从不抛弃人文情怀,不觉得很帅气吗?
我对我自己接下来的人生突然感到了兴趣。在学术体系里待久了真的很容易忘记:打破认知、学习新知真得是件很快乐的事情,特别是去学一些和自己的工作无关的科目,没有利害关系,只是纯粹凭着爱好和欲望驱动。存了一个答主的入门书单,参照着读一读,这些书图书馆都有的借,嘻嘻。不过我先把项飙老师那本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