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 嫌われる勇気』,作者「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这本小书是以苏格拉底对话体形式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阿德勒心理学和弗洛依德(以及荣格)心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目的论」。这本书有许多人推荐过,最近感到焦虑的时候正好翻出来仔细看看。所谓「目的论」,书中如是介绍:
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仅仅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更进一步说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这里的「善」沿承的是古时的字意,即「利」)
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所以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一部分讲「目的论」,第二部分是讲「课题分离」,这点也是我觉得实践上最为有效的一部分。把人生进程分成许多许多课题,譬如说我如何去表现,那是我的课题,而我这样表现了,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那是别人的课题。
人的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譬如说我如何去表现,那是我的课题,而我这样表现了,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那是别人的课题。这样简单粗暴的分法还是蛮解压的……如果按照目的论的说法,自己的目的是做好某件事情,而不是去满足别人的需求,那么别人的课题就和我没有关系了。我并不觉得可以把这种理论运用到强关系中,譬如恋爱、家庭等等(虽然作者举了些关于家庭的例子),但是运用到工作这样的弱关系中我觉得相当合适,而且也并不困难,因为工作的目标是工作本身,而不是被别人评价。这也是我从书里面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
你刚才说课题分离是肆意践踏对方好意。这其实是一种受“回报”思想束缚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而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如果硬是要把「课题分离」运用到强关系中,就得有非常大的勇气去斩断一切名为羁绊的锁链。而若去掉了所有与人纵向的连接(纵向关系作者指的是有权力所属关系),那么人和人之间便没有强力的约束关系了,势必会导致个体的自发的原子化。而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便是介绍应对的方法,这也是阿德勒理论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即是发展横向的关系、以及为共同体奉献自己。这里的奉献是利他的、但是又不需要他人评价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为什么样的共同体风险。作者提到的共同体概念其实非常抽象(甚至大到包括花虫鸟兽甚至宇宙),而目的全然只是将自己融入某种广义的理念与群体之中、通过把重心从自己身上转移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外部上面去,而认定自己对自己认为重要的世界有所贡献。至于那个「世界」究竟是什么,作者没讲,我也不知道。其实说起来有点像宗教,设置一个允诺幸福的彼岸,然后朝着这个彼岸前进。「相信」与「实践」比「批判」更重要一些。我觉得这说法多多少少是有道理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内心的摇荡,大海行舟、不知何时就会倾倒。如果能看到远处的灯塔的话,与其思考为什么会倾倒,不如拼命往前划,每划一分就多笃定一分。但理论唯一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个灯塔是幻想出来的。
回到书中提到的关于「改变自我」的理论。按照精神分析的说法,同时也按照阿德勒的说法,不能改变自我是因为这样的状态对我来说是最舒适的。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下面这个例子多少有点破防了)
我有一位年轻朋友,虽然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但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但真是如此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
但那又怎样呢?应该去做——这一简单的课题摆在面前,但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你难道不认为这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吗?梦想着做小说家的他,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继而难以获得幸福。……但是,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虽然可能是很严厉的道理,但也很简单。
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
话说的是很对。既然阿德勒讲自己的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我倒更愿意称其为「力气」的心理学。他后面也提到:
石块无力。一旦开始从斜坡上滚落,就一直会按照重力或惯性等自然法则不停滚动。但是,我们并不是石块,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坡。也许认可欲求是自然性的欲望。那么,难道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就要一直从斜坡上滚落下去吗?难道要像滚落的石头一样不断磨损自己,直至失去形状变成浑圆吗?这样产生的球体能叫“真正的自我”吗?根本不可能!……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这个代价在我看来并非是外部的反馈,而是来自身体内部的反馈。精神分析里比之更侧重的一点是,自己因为长期以来的受挫,「我不可能改变自己」这样的想法是一种身体创伤,而创伤是无法通过改变想法而改变的。推石头也需要相当的力气,不是意念一转,石头就沿着原始轨迹飞回去了(林克的倒转乾坤?)。而且以我各人的经验来看,焦虑、抑郁这种情绪,更多是身体、神经层面的,是反射性的,要改变它需要相当功夫。
再说回「人际关系」,「人的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我觉得更应当说的是「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自我想象的人际关系」。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
关键在于下面这一点。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书中最后提到的「共同体」概念也是「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拓展。我感觉我们如何想象别人与自己的关系,取决于我们如何想象自己。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卑贱的、是需要证明自己的,那么别人与我就是敌对的关系。如果我对自己缺乏想象力,那么我对别人与自己的关系也一定缺乏想象力。我无法想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因为我无法想象它的前置条件:我是谁。与之相比,我更能想象的仅仅只是「人人都不在意我」,哪怕仅仅只是能承认这一点,那我也能过的轻松很多了。
摘一些关于自卑的说法,觉得蛮贴切的: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这一点你能够理解吧?就像阿德勒说过的那样,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是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
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而且,对自己的学历有着自卑情结,认为“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才无法成功”。反过来说,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有高学历,我也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就是自卑情结的另一个侧面。那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例如,我的身高很矮。对此,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之类的话来安慰我。但是,此时我如果甩出“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之类的话加以拒绝的话,那谁都会再无话可说。如此一来,恐怕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翼翼地来对待我吧。
摘一段关于奖罚教育带来的对人际关系错误理解的例子(虽然我觉得后者和奖罚教育没有什么直接关联,因为「教育」这种事是非常微妙的,特别在中学里,虽然考的好不会被直接表扬,但是总归和考的差是不一样的……)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但是,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以及一段莫名感动的话:
例如,假设闲居在家的孩子吃完饭之后帮忙洗碗。如果说“这种事就算了,快去上学吧”,那就是按照理想的孩子的形象做减法运算的父母的话。如果这样做,那就会更加挫伤孩子的勇气。但是,如果能够真诚地说声“谢谢”的话,孩子也许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迈出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