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十四行集』,『伍子胥』,分别是作者「冯至」的散文集、诗集和小说。
先是读的散文『山水』,隽永而质朴,而且里边的诗性我非常熟悉。有些纳闷,上网查了一下这位先生,发现他是很有名的德语译者,译过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我一下子想起来这种熟悉感缘何而起了,他的这本译本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我,我的心底已经记住了那些文字的波澜,如今再次扬起波澜时我便认得出它,一模一样的形状。虽说是翻译,但因为他研究了里尔克好一阵,似乎博士时也写过他,所以说不清是他的翻译带上了他个人的笔法,还是他的笔法习染自里尔克。刚刚突然意识到,前段时间看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里面第三集采访的译者之一杨武能老师,就是冯至老师的学生。真是巧妙。读过这三本书,冯至老师的文字给我的感觉非常平实、温润,宛如玉石。以前读过的许多作家很讲究炼字,一字一句见心血,颇具个人风格,相比之下冯至老师的文字显得极普通、似乎是百姓平常话,不事雕琢,也不仿古,语极平常,但却很有诗意,而且读起来语调清朗圆融,有些让我想起词人「周邦彦」。这是以白话文创作的诗人才能写得出来的文字。另外,他的作品用的是白话,和古人所语非常不同,读去有浪漫派作品之意(而且特别里尔克),特别是在『伍子胥』这篇小说中,语疏而情密,不像是古代小说那般奇伟孤绝,反倒有些法国浪漫派作家的笔法。
先说『山水』,冯至是在三、四十年代写就这一系列作品的,他在后记中有讲到:
但是自从三十一年以后,除去这里加上的三篇,我就很少写《山水》这类的文字了。当时后方的城市里不合理的事成为常情,合理的事成为例外,眼看着成群的士兵不死于战场,而死于官长的贪污,努力工作者日日与疾病和饥寒战斗,而荒淫无耻者却好像支配了一切。我写作的兴趣也就转移,起始写一些关于眼前种种现实的杂文,在那时成为一时风尚的小型周刊上发表,一篇一篇地写下去,直到三十四年八月十日才好像告了一个结束。如今回顾,我仍然爱惜《山水》里的几篇,以及那篇跋语里所说的几段话。因为无论在多么黯淡的时刻《山水》中的风景和人物都在我的面前闪着微光,使我生长,使我忍耐。就是那些杂文的写成,也多赖这点微光引导着我的思路,一篇一篇地写下去,不会感到疲倦。
他对山水的至情让我想起很多,特别是想到『草枕』里的人情与非人情。他这本作品如不是看到书中偶尔提及的事件,其实看不出是战乱年代写的。或许在越加沮丧的时候就越能发现人事之渺小,发现自然能给予我们的原来是如此之多。或许我最近发的几篇游记也是隐隐有所感。而且他探访的也都非名胜,只是些异国他乡的平常景象。有几篇在德国留学时的游记,但大抵也讲的是德国的农村。村上春树在『远处的鼓声 | 遠い太鼓』这本欧洲游记里记录的也多是这样乡间的琐事,但村上写作多有物我之别,他很会观察,语多精妙。而冯至的作品,微微有「万化瞑合」之感,有时也不辨出这位作者身处何处,他也只是这景致中的一种。而且时代已经不同了,村上的作品里多能看到一些调侃,尽是轻松的。但冯至旅居德国的那个年代,希特勒已经开始活动了。不知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在读他的作品时总会感到背后涌流的一点点心结,藏得很深,但是这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也将恒久自然的画布稍稍染上了点同样恒久而忧郁的青蓝色。
至于这小册子里所写的,都不是世人所谓的名胜。地壳构成时,因为偶然的遇合,产生出不寻常的现象,如某处的山洞,某处的石林,只能使我们一新眼界,却不能使我们惊讶造物的神奇。真实的造化之工却在平凡的原野上,一棵树的姿态,一株草的生长,一只鸟的飞翔,这里边含有无限的永恒的美。所谓探奇访胜,不过是人的一种好奇心,正如菜蔬之外还想尝一尝山珍海味;可是给我们生命的滋养最多的并不是那些石林山洞,而是碧绿的原野。自然本身不晓得夸张,人又何必把夸张传染给自然呢。我爱树下水滨明心见性的思想者,却不爱访奇探胜的奇士。因为自然里无所谓奇,无所谓胜,纵使有些异乎寻常的现象,但在永恒的美中并不能显出什么特殊的意义。
山水越是无名,给我们的影响也越大;因此这些风景里出现的少数的人物也多半是无名的:但愿他们都谦虚,山上也好,水边也好,一个大都会附近的新村里也好,他们的生与死都像一棵树似的,不曾玷污了或是破坏了自然。
另外这句话也给我很深的感动,我始终觉得无论古代的山水诗人还是现在的像冯至这样的文人,虽说写的是非人情,但不知有多少人能看到那平静叙述后面饱含的热情,无论是对祖国山川的热爱、还是对无限好奇心的热爱、抑或是对生命的热爱,又或者这几种爱本就是一种。有的时候我对此过于熟适,读时总是在一些不禁意之处抹眼泪:
六年了,在这六年内听说广西省也有许多变化,过去的事在脑里一天比一天模糊。入秋以来,敌人侵入广西,不但桂林、柳州那样的大地名天天在报纸上出现,就是平乐也曾经一再地在报纸上读到。当我读到“平乐”二字时,不知怎么,漓江边岸的风光以及平乐的那晚的经验都引起我乡愁一般的思念。如今平乐已经沦陷,漓江一带的山水想必还是和六年前没有两样,可是那个裁缝,我不知道他会流亡到什么地方,我怀念他,像是怀念一个旧日的友人。——朋友们常常因为对于自己的民族期望过殷,转爱为憎,而怨恨这个民族太没有出息。但我每逢听到一个地方沦陷了,而那地方又曾经和我发生过一些关系,我便对那里的山水人物感到痛切的爱恋。
这让我回想到之前读的西南联大的西迁史,由学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进入昆明时,梅贻琦做了简短的训话,这段话不禁让我心头一酸:
诸位从长沙启程六十八天了,今日到达目的地了。所走的程途全都是中国的大好河山,所遇的人们全都是我们的同胞,所谓「险阻艰难 备尝之矣 民之情伪 尽知之矣」这对你们将来的责任和事业是有如何伟大的帮助啊。
另外再录两段我印象蛮深的形容。当然他的作品每一篇都值得一看,或许能帮你找回一些内心的平静。
牧师含笑走来了。
“这些孩子们,我把他们送回德国去,送到福音堂的教养院里,我就不再管他们了。”
“还回中国吗?”
“还回中国,同我的太太,在三月后。”
“孩子们呢?”
“放在教养院里。”
总是笑着的牧师的脸上现在有些黯然了。“先生,这是怎样一个时代呀,今年夏天的长沙,你在报纸上也读到了吧?将来的世界还要大乱,人们更要受苦,共产党和资本家更要争斗,我把孩子们安排好,我们信上帝的人就有福了。”
“怎么?”
“先进天堂。”
我几乎要打一个冷战。小孩子这时嚷起来了:“真好看!真好看!”
原来黄昏已近,贝加尔湖在我们面前了。
“我们的故事,是一部长篇小说,两下里无可奈何的心情,是怎么也不能解决的——”
之后再说说『伍子胥』这篇。虽说取自古文,但是写法上很浪漫,疏朗清健。有时我闭上眼睛也会想象伍子胥是如何为逃避追捕而在夜间行路,从郑国一路走到吴国。我只是简单地想到了乡间的夜间小路,没有灯火,阴云天时黑夜黏稠,只是离开村子几步路我就感到恐惧。伍子胥踏着夜间的霜,披着黑,他是感到愤怒、还是感到恐惧?他到底作如何想呢。我最想看到的这一部分夜间行路在书中并未做涉及,可能是因为写出这部分会显得过于现实而滞重,虽说我觉得这是其间最浪漫的部分;当然也有可能是对冯至老师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乡间的黑暗是见怪不怪的,只是我这样生活在现代的城里人有些少见多怪了。冯至老师的侧重点是伍子胥与人交往的那几部分,讲伍子胥的恨意,以及他心中被山川草木以及一些人触动的柔情,讲他的命运——现代版的「奥德赛」,诠释了那些命定的如诗如画一般的相逢——与申包胥、与江上的渔夫、还是与溧水边的浣纱女——还有那些形形色色的悼念往昔的人,还是与里面的对话也是大段大段的,修辞多,非常像话剧。话说,我是不是真得上了年纪了,竟然开始欣赏浪漫派了,随便就被拨到心弦,思绪飘得很远。
“日已夕兮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他在后记里的这段也有触到我。这种古代英雄的悲绝气质虽说现在已经被解构得差不多了,但是每每读到还是会有命运的肃杀之气刮过全身。
一个朋友读完我的原稿,他问我,吴市以后的伍子胥还想继续写下去吗?我回答他说,不想继续写下去了;如果写,我就想越过三十八年,写伍子胥的死。我于是打开架上的《吴越春秋》,翻出一段向他诵读——
子胥归,谓被离曰:“吾贯弓接矢于郑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至于斯。前王听从吾计,破楚见凌之仇。欲报前王之恩而至于此……”
被离曰:“……自杀何益?何如亡乎?”
子胥曰:“亡,臣安往?”
我读完这一段,我重复着说,如果写,我就写他第二次的“出亡”——死。
我读完这一段,我重复想着,一个人的命运只有一次,它是射出便不回头的箭,“亡,臣安往?”
最后再是『十四行集』,蛮诧异的,原来中文也能写十四行诗吗,虽说没有五步抑扬格这种对应物,但读起来意韵与音律相辅相成,同时用的是清浅的白话文,所以读着既有婉转徘徊的美感、也有通达疏朗的才思。他在序言里写到:
这开端是偶然的,但是自己的内心里渐渐感到一个要求:有些体验,永远在我脑里再现,有些人物,我不断地从他们那里吸收养分,有些自然现象,它们给我许多启示。我为什么不给他们留下一些感谢的纪念呢?由于这个念头,于是从历史上不朽的人物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远方的千古的名城到山坡上的飞虫小草,从个人的一小段生活到许多人共同的遭遇,凡是和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对于每件事物我都写出一首诗:有时一天写出两三首,有时写出半首便搁浅了,过了一个长久的时间才能续成。这样一共写了二十七首。到秋天生了一场大病,病后孑然一身,好像一无所有,但等到体力渐渐恢复,取出这二十七首诗重新整理誊录时,精神上感到一种轻松,因为我满足了那个要求。
至于我采用了十四行体,并没有想把这个形式移植到中国来的用意,纯然是为了自己的方便。我用这形式,只因为这形式帮助了我。正如李广田在论《十四行集》时所说的,“由于它的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解开,以及它的错综而又整齐,它的韵法之穿来而又插去”,它正宜于表现我要表现的事物;它不曾限制了我活动的思想,而是把我的思想接过来,给一个适当的安排。
读者可以到台湾电子文库阅读全诗集,这是影映版的。其它网上能找到的版本并不好,诗是有格式的,而网络版只是把字简单地排在一起,忽略了内在的秩序和韵律。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讲诗,读起来很有触动,但是却不知道怎么以解析的语言把它写出来,因为很多并非意向上的,而是一点哲思、感触与音律的交融,难以拆解单独陈述,但若要合并在一起,那也只能另成一篇散文或另成一诗。于是就只摘录它开篇第一首,读者读了若能读出其间趣味就推荐读完全集共二十七首,若读了无感或许就不必强求了。
一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
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