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是这样的:
一位文学教授在给学生介绍俄国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关上灯,教室漆黑一片。教授在黑暗中点起一支蜡烛,黑暗中有了一丝光亮,“这是普希金”,他对学生们说。教授又点起一支蜡烛,“这是果戈里”。教授走到教室门口,打开灯:“这是契诃夫。”他又走到窗边,猛的打拉开窗帘,耀眼的日光洒满教室。教授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再后来,教室窗帘被拉上,灯也熄灭了,漆黑一片中,只有一个微弱的烛光摇曳,教授说:“这就是索尔仁尼琴”。
也不知道这个段子是不是编的。现在人讲文学还这么无厘头地强调政治色彩,让我觉得有点迂腐。
他们说索尔仁尼琴是个讲真话的人,因为他讲了苏联的不好,他写了古拉格之类的事;后来他们又骂索尔仁尼琴疯了,因为他开始讲他们「民主」的不好,讲叶利钦毁了俄罗斯,讲他接受普京的勋章称赞威权。实际上索尔仁尼琴本人是地道的旧俄罗斯人,他痛恨苏联,也痛恨西方,他希望的就是回到 1917 年以前的俄罗斯,俄罗斯民族重新开始,废除农奴制,开心地活在这片土地上。只是历史总是非常搞笑,因为他批评苏联就被许多媒体奉为真理的捍卫者,以至于后来人们对于他的「叛变」感到不可思议。
说到底,他们喜欢的只是捧些抨击对手的笔杆子,同时还顺手责备对方的笔杆子没有良心。当别人做的不合他们心意,他们会说这是 misinformation 害的,不像他们一样有信息自由、有民主。当他们内部有其它民族的人不和他们心意,他们就说这些人的本性都是邪恶的,应该被消灭的。他们唯独不会反思自己有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还是得强调下,索尔仁尼琴也是一位我尊敬的作家,他和他的前辈们一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道德传统,他们正视所有苦难,他们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自己经历的苦难。他们深切地热爱着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他们会匍匐前进只为了亲吻它,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农奴制时代人们遭遇的暴行而落泪,为人类的一切苦难而落泪,他们为了俄罗斯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他们是人类文明的脊梁。文学的道德传统一直以来都很深刻,只是这种道德比常人所理解的要深刻很多,所以他们难免引起许多误读、甚至利用。社会广义的善恶二元论完全不足以概括他们深刻而复杂的情感。而现在的社会正是充斥着这种二元论的时代,敌视与仇恨无处不在。文学本应该有超越时代的力量,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大家作品至今仍旧强烈地震撼人心。历史会记住的。历史会告诉我们,谁才是人类文明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