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了常去的一个森林公园散步。那个公园内有条河流过。里面沿河有块空地,很少有人到那里。我经常坐在那里放空思绪。今天在那里闭上眼睛听河流的声音,直到能分辨出很细微琐碎的浪花声,每次沉浸至深时,外面的一切声响已经消失了。我就好像坐在世界尽头的一个地方。太阳把我晒得烫烫的。抬头看着高远的天空中伸展着的几朵白云,低头看着碎石和沙砾间的杂草和昆虫,近处是浪花、远处是鸟鸣,我在背光处读了会小说,觉得很困,便开始观察波纹和树枝,任由思绪胡乱游走。把书扔到包里,想到平常的那些爱好、想到占据了我几乎全部时间的工作、阅读、观影、写作、偶尔徒步,我想不到除了这些之外我还做些什么,于是有些困惑,原来生活这么单调吗,只是找几件合理的事把时间填满,不然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
这几天我给自己放了个假,一开始在尝试放松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我又不能忍受自己什么都不做。看书也好、电影也好,总之要做点什么,而这样反而使我更累。而今天在河边坐了个把小时,更是了解到平时我对生活可能有什么误解,我的期待值太高了,无聊本就是常态。我需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承认、回归常态而已。
我想到这并非是因为想到有穷的人生和无穷的自然之间的对照关系,如果仔细观察自然会发现它并不是一尘不变,河流有汛期有干涸期,四季轮回每时长出来的植被都不会是以前的植被,一切都会变化,我们也是,自然也是,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我想到这些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读书也好观影也好、甚至工作和交友都属于沉浸到别人世界中的一类活动。而此时在河边的我是我自己独有的,花虫鸟兽都是我自己世界的一部分,我也是它们的一部分,我们直接面对彼此,没有迂回、没有外面的声音介入,我看到的自然就是我心中的自然、而我也是自然的我。不同于将自己闭塞在小屋里滋长出的有些阴暗的我执,在自然环境下的个人世界更加本源一些,因为前者毕竟还是近百年来人造的环境,而我们自古以来就与自然共同呼吸。而与自然共同在场时,我意识到我的世界只渴求单调与安宁,正如规律的风、雨水和海浪。
虽然我仍旧会奔波不停地追求新的经验和精神上的刺激、沉浸在别人的世界里,但我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到这属于我的地方小坐一会。不用坐很久,只是看看它有什么变化、我有什么变化,想想单调而安宁的自然、以及我的本性,仅仅只是这样,我就会感到归属感。
这两天非常疲倦,几乎是坍塌般的疲倦感时刻压在心头。实在是做不了其它事情,我便躺到床上。我没有睡午觉的习惯,从小就没有,因为我入睡非常困难,正常睡觉时间都未必能睡去,更别说中午。但是我也没想着要睡着。天还正亮,窗外拂过一阵太阳急雨、而后慢慢转小,微风细雨将窗帘轻轻吹起,在床边的墙壁上投下单调变化的影子。我躺在床上放空思绪仔细听着,我住的楼层很高,窗外底部传来汽车引擎声、车轮划过水坑溅起水花声、工厂运作的声音、远处人群的交谈声、还有更远处的微不可闻歌声,以及背景里似有似无的小雨与日光的声音,我把窗户开得很大,让这些声音充满我的卧室。尽管思绪总是涣散而焦躁,但我一次又一次集中注意听这些声音,直到身体逐渐平静下来,朦胧之中它们逐渐唤醒起很久远的记忆。从小时候起我就喜欢坐在床边听雨声,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高中、大学的宿舍里,我时常搬把椅子搬到窗边,听着窗外,而身后别人正不紧不慢地做着正在做的事情、无论是看书追剧学习还是打游戏,所有人似乎都成了温馨的雨中剧的一部分。曾经的放松感从内心很深的地方传来。我渐渐睡着了,睡得不沉,醒来时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脑子里的钝痛感缓解了许多,心情也轻松了些。我坐下来写下这些,并且决定以后每天都要有一些什么都不做的时间,不是睡觉,只是听、只是看、只是这样让疲惫不堪的心灵得到片刻休息。
蜷缩躺在床上,慢慢呼吸,感受着鼻间的微弱气流在上唇附近擦过,而后一环一环地、轻轻扰动面前的空气。一呼一吸、一呼一吸。柔软的床垫上生出青色的风卷、一朵一朵、浮到空中。夏天炽热的光让柔亮的黑暗中出现了一枚不规则的光斑,和小池塘一样,我闭着眼睛静静注视着这眼睑下的光斑。一呼一吸、一呼一吸,光斑在呼吸,吹动漫天的青色。气流舒展开来,全身的皮肤像是抹了薄荷,镜头摇晃之间,是冰凉的泉水与万丈竹林,一声响过一声的蝉鸣、一重深过一重的夏天,密云般的林阴有一块晃动的光斑,旁边凉爽处流水簌过一粒鹅卵石,鹅卵石在呼吸。又一声蝉鸣刺破帷幕,我睁开眼睛,一呼一吸之间,夏天已是极盛。
今天从健身房出来时发现天上雾蒙蒙地下起了雨、渐渐地连成一片,因为过会有一个视频会议,所以不能在附近逗留到雨停。骑车是不能骑了,也没有带伞,只能牵着自行车迎着雨慢慢走回去。上次被雨湿透是什么时候了?好早了吧,小时候在雨中肆无忌惮地奔跑的场面从深处浮现出来,当时初涉自由的悸动与发潮的泥土气味让我心中隐隐发热。在雨中行走有些艰难,不仅是雨滴打在脸上有些疼,也是因为一边牵着自行车、一边要抹开模糊视线的雨水,风也很冷,但身子越冷,心便愈热。低头看路时有一晃神想到了高中时每天上下学都踩过的青石板路,在我的家乡一到梅雨季节便每天下雨,轻绵绵的,市井生活火热,煮沸了雨水。一场雨从过去连到未来,仿佛这样的生活永远不会终止。我抬头四望,那一片雾或许会连到故乡吧。哪怕只有那么一刻也好。想起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里那笼罩整片中古大陆的记忆迷雾,一些有寓言性质的事件便浮现出来,渡河,脑袋里昏昏沉沉,一脚深一脚浅,还被自行车的脚蹬磕了一下腿,中古大陆、侵入现实的幻想、梦中梦、遥远的家乡、不曾前进的过去、高中教室、座位上的日夜思念、家门口的熟食店铺、每日走过的青石板街、旧时的月色、南宋、连绵千余年的雨、雨中花、镜中的我。走到家中,浑身湿透,就像哭湿了全身,是谁在哭呢,窗外阴沉,风雨呢喃,城市在浮动,我关上窗,洗了个热水澡。只是万千个相同的午后中的不起眼的片段。我却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了。
猫猫真得蛮黏人的,虽然平时总是爱理不理,但是如果一整天没有见到,回来后他就会黏你,直到撸了十几分钟后他才满足,不然你走到哪他就贴着你的脚走到哪,边走边蹭,还经常躺到你的面前很困惑地看着你,或者在你身边快速跑来跑去好像想跟你玩什么,嫌他吵把门关上的话就会开始挠门、开始叫唤。唉,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我怎么配。我现在觉得养猫是很残忍的事情。对我来说时光与青春就如朝露,无论是欢愉还是痛苦,世事堆叠,也只是一瞬之间,但对于他呢,度过漫长的一天后,能乞求的只是晚归的主人陪他玩一小会儿,每天如此。我怎么配呢。
我想起以前看到的一些新闻,一些上班族在大城市里拿着微薄的薪水、做着很不起眼的工作,但是在家乡的父母却仍旧以此为豪,似乎自己的小孩和自己家乡的人是多么不一样,是多么有见识,哪怕自己在家多有嫌弃,但在外面总是和别人吹捧自家的孩子。哪怕是这样路边石子般不起眼的小孩、被人群和社会欺凌的小孩,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生活的全部光彩。猫和主人、孩子和父母,或许都如此。相互依赖或许就是这样因为渺小而温暖、因为温暖而卑微吧。